这是所普通的住宅,却见证过一件著名的历史事件
在重庆市渝中区中山四路65号,有一个不起眼的独立小院。1939年,张治中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侍从室一处主任(分管军事)时,曾迁居入住此处。张治中亲手种下桂花树,并启用父亲“桂徵”名字,将此小院命名为“桂园”。
1945年8月,重庆谈判期间,张治中将此处作为毛泽东在重庆市内办公会客的地方。桂园也是当年毛泽东与周恩来代表共产党同国民党代表进行谈判和签订《国共双方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的地方。
一楼的会客室,在重庆谈判期间,这里是国共谈判和中共代表会客场所之一。毛泽东曾在此会晤蒋介石,中共代表也在这里多次与各方人士会面。
一楼后部,有两间房,介绍说是保卫人员的住所。图片中是其中的一间,从陈设来看,比较简单。
桂园二楼的房间,主要有张治中卧室、毛泽东办公室、周恩来办公室等。其中,张治中的卧室曾被主人准备用来招待毛泽东,但在重庆谈判期间,毛泽东从未在此住宿过。图片中是毛泽东的办公室,重庆谈判期间,毛泽东白天在此办公。
桂园,建于20世纪30年代,占地面积726.3平方米,主楼为砖木结构,一楼一底,西式建筑。最初,它是国民政府财政部官员关吉玉的房产。1940年后,为张治中的官邸,重庆谈判期间,张治中将此楼让出,作为毛泽东在城内办公和会客之用,亦是国共谈判的场所之一。
桂园内,现在设有一座展馆,以图文形式向游人详细介绍了重庆谈判这一历史重大事件。图片中,展示了蒋介石与毛泽东往来的三份电报内容。
重庆谈判,是抗日战争胜利之际,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两党就中国未来的发展前途、建设大计在重庆进行的一次历史性会谈。从1945年8月29日至10月10日,经过43天谈判,国共双方达成《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重庆谈判及达成的《双十协定》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和平、民主、团结的希望和曙光。虽然最后国民党统治集团违背全国人民迫切要求休养生息、和平建国的意愿,在1946年6月底全面撕毁《双十协定》,但其历史意义和启示仍是非常重大的。
原标题:这是所普通的住宅,却见证过一件著名的历史事件
曲径通幽、庭院几处,古色古香古韵浓
9 月 15 日
记者在开州故城文化修复工程现场
看到汉丰湖南岸是现代的城市高楼
北岸是融入了汉唐、明清、民国时期
历史文化元素的开州故城
现代时尚的都市与婉约精致的古建筑相融互衬
置身其中让人有穿越时空之感
开州故城是环汉丰湖开发建设的重点项目之一
位于汉丰街道盛山片区
分开州故城文化修复工程
开州故城滨湖工程
开州故城工程建设项目三部分实施
开州故城文化修复工程于 2018 年 5 月开工建设
复建禹王宫、沈家公馆、李家大院、盛山堂
及古城墙、城门等建筑
其中
盛山堂、沈家公馆、李家大院、禹王宫四大院
按照春夏秋冬栽种了腊梅、桂花、罗汉松等
四季所对应的观赏植物
让游客在开州故城四季都能欣赏到不同的景致
每个季节都能有不同的旅游体验
目前
修复工程已全部竣工,并完成内部装饰
待 水、电系统完善之后开门迎客
山城美女多是众所周知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
有的说是火锅的美颜功效,有的说是巴山夜雨的滋润,有的说是两江环抱的风水养人;
小编觉得这通通都不对,山城美女多靠的是基因,是基因,靠的是八次移民混血造成的优良基因!
秦汉三国第一次混血
秦代重庆的移民是随着秦朝大一统的中央郡县制在重庆的确立展开的。
秦在重庆设立巴郡,开始向重庆大规模移民。
公元前314年,秦国以张若为蜀守,“移秦民万家实之”。
秦灭六国后,秦始皇又迁六国豪富入蜀,富豪到来当然美女自来。
两晋南北朝第二次混血
两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历史上北方民族大融合的时期,也是北方移民从北向南迁徙的一个重要时期。
中原贵族的优秀基因和重庆本地土著结合,形成新的混血族群。
隋唐两宋第三次混血
隋唐时期的外省移民进入重庆,主要借助于唐朝中期唐玄宗逃蜀和唐朝末期唐僖宗逃蜀而形成的两次移民高潮,大量皇族拖家带口来到重庆。
北宋时期,在王全斌平蜀的过程中便有大量军事移民进入重庆,这些军事移民的籍贯主要是北方籍的。
南宋时期,中国政治经济重心开始南移,一方面迫于北方军事的压力,大量北方移民为躲避战乱,纷纷南下到经济条件较好的重庆。
元,明,清朝时期内迁第4次混血
元末明初,由于连年战乱,重庆人口下降严重,大量的东南地区的移民开始以各种形式迁入到四川重庆等地区。
明朝形成了历史上第一次“湖广填四川”运动。
清朝湖广填川第5次混血,明末清初,由于历经战乱,清政府据此实行移民垦荒。
湖北、湖南、广东、广西等十余个省的大量移民从川江水路进入川东,形成了历史上第二次“湖广填四川”运动。
据重庆海关统计,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重庆城市人口约为30万人。
城市人口规模已超过作为四川政治中心的成都,成为西南第一大城市。
1946年重庆人口增加到124.5万人,为有史以来重庆人口的顶峰,其中移民人数达80万人以上。
重庆作为陪都,当时全中国大江南北的社会名流全部集中到了重庆。
比如军政要员的姨太太,某资本家的小老婆,从遗传学来说,也为重庆留下了良好的基因。
还有就是和越远地方的人结合的后代会更聪明、更漂亮、更健康,从此,重庆的美女也就越来越多了。
第7次混血
20世纪60年代,
当时除了工厂外,还迁了许多研究所来重庆,重庆现在有影响的大企业、科研院所基本上都是那时奠定的基础。
三峡大坝建设,百万大移民第8次混血
在经过长达40年的论证后,1994年,举世瞩目的长江三峡工程正式开工建设。
与之伴随的百万大移民成为三峡工程成败的关键,堪称“世界级难题”,任务十分艰巨。
原测算整个三峡工程涉及113万移民搬迁,其中六分之五在重庆(约94万)。
截至2009年底,重庆市实际累计搬迁安置113.8万人,跨越两世纪、持续18年的三峡工程大移民宣告结束。
曾经横亘在中国政府和三峡建设者面前的“世界级难题”终告破解。
结语
吉林大学孙正聿教授在课堂上公开讲到:“重庆美女多,靠的就是多次移民的混血!”
确实,改良基因的最佳方法就是混血,重庆作为中华民族永远的大后方,每逢战乱都要迎来一大批躲避战争的精英。
唐宋动乱,北方贵族迁入;动乱,民国贵族迁入。
东南西北四面八方的人都来到这里,加之这里气候宜人,很少有地震、洪涝灾害,让定居在这里的人内心踏实、愉悦,来了就再也不想走了;鱼米之乡自给自足,想不出产美女都很难;欢迎大家来重庆打望,来重庆定居。
原标题:重庆为何美女多……看看历史上的8次混血,你可能就清楚了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