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件日本设计来渝巡展,家居、文具、餐具……都很萌趣
100件来自日本的设计作品,将带你领略到日本文化的另一面。这些展品中,不仅有高级设计感的作品,还有更多与生活息息相关、大众化的物件。7月19日上午,《日本当代设计100选》巡回展在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3楼临时展厅拉开大幕,展览将持续1个月。
据介绍,本次展览由日本著名设计评论家柏木博、策展人深川雅文、TSUKUSHI文具店店主设计总监萩原修、21_21DESIGN SIGHT副馆长川上典李子共同策展,他们在探索日本设计最新趋势及特点的同时,还透过设计展现了日本当代文化的多重面貌。
这次巡回展包含了家居家具、餐具厨具、服饰配饰、儿童用品、文具小物、兴趣爱好、医疗保健、应急救灾、交通工具等在内的作品89件,以及近十年来可以表现日本产品设计特征的11件作品,共计100件展品构成。
观众们可以从这100件作品中,观察、领悟到日本文化的另一面。此外,此次展览向人们展示的不仅是硬性的现代设计,更有流淌着柔和工艺氛围的传统设计,反映了现代日本设计的趋势。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 李晟 摄影 刘力
“我很怀念,因为我曾是长征厂人。”
习惯匆忙的工作节奏,看遍城市的霓虹闪烁,再次来到这个安静的老厂区,小火车、爬山虎、铁路…勾起了专属那个年代的回忆。
曾是重庆工业的辉煌
如今早已大变样
时钟拨回50多年以前,大渡口的伏牛溪这个地方还是一片山地的时候,谁也没想到,1967年这里会修一座工业厂房。
长征厂,一个富有鲜明历史特征的厂名,创立之初叫国营重庆重型铸锻厂。
建厂时,这里的员工大多都是附近厂区支援或者派调过来,主要造军舰外壳和柴油机廓体,是支援三线建设中的重要一员。
后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提倡自主谋业,这里开始生产火车皮,和铁道部挂钩。
上世纪,作为曾经为重庆工业建设做出过巨大贡献的国有工业企业,它辉煌过。
而如今,那些烙下时代印记的厂房,高大的烟囱,锈迹斑斑的铁路和即将报废的生产机器正逐渐被废弃、拆除...
随之被抹去的,不仅仅是关于这座城市发展的历史记忆,也是那几代老厂人的情感牵挂。
再次走进长征厂,这里早已不见它往昔匆忙的景象,废弃铁轨上锈迹斑斑,铁道的间隙里长满了杂草。
风吹日晒,是它们见证了这座城市的时代变迁。
长征厂,如同那个年代创立的其他大型国营企业一样,承载了一代重庆大厂子弟的成长记忆。
那时的老厂生活
是几代人独有的情感记号
很多重庆人,尤其是一些出生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人,都有着在国有老厂区生活过的经历。
那时一个厂区就是一个独立的小社会,住在厂里的集体宿舍,吃着厂区大盒饭,在配套学校读书,在附近的小商铺买东西。
多少厂子弟生于此,长于此。
机器的轰鸣声,孩子的嬉闹声,还有那锅碗瓢盆的叮咚声,交织在一起,成为了上一代人独有的情感记号。
那时一个月几十块的工资,养活了一家子人。
对于很多人来说,厂区就是全世界。这种集体生活的快乐,也许只有工厂子弟才能体会。
早上六七点,饭堂的大蒸锅里馒头、花卷、包子冒着热气,早早地就在等着上班的人群。
每天下班回家途中,遇到的都是熟人,要打好多个招呼,钻过几个弯弯拐拐才抵拢宿舍下面。
放学早的娃儿些,都在楼下滚铁环,捉迷藏。到了饭点,妈老汉儿楼上吼一声,就搞快回去了。
如今,留在长征厂的人越来越少,儿时厂里的玩伴各奔东西,工厂宿舍楼也有了历史的气息。
兜兜转转几十年
老厂新生成网红
重庆工业曾走过120年,历经风雨沧桑,在中国工业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长征厂,这个与重庆工业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名字,也成为见证重庆工业发展的最佳载体,兴了一座城影响了几代人!
但是随着社会发展,城市变迁,企业转型曾经辉煌的长征厂,如今也不见往日繁忙的景象。现在的它,已经从以前的老厂房演变成了重庆热门的网红打卡地,再次受到年轻人的追捧。
图源:小红书DO VIS
在长征厂,红色的火车头就是这儿的“网红”!静静地往那一站,仿佛置身宫崎骏动漫里的日系铁路,这里也是整个厂房出片率最高的地方。
图源:小红书DO VIS
这辆小火车,至今还在运营。
随着重钢搬迁的完成,伏牛溪长征厂的这列小火车,成为大渡口最后一列企业自备机车。
走进这里,蓝天白云下,铁轨、火车、藤蔓,与仍在作业的生产车间融合进一个画面,一种跨越时代的厚重感油然而生。
小火车载着日光,仿佛从时光隧道中穿越而来。
厂区里的红色老砖墙是时间的见证,而满墙的爬山虎,是一个又一个夏天的标志。
顺着铁轨往前,一间间铁锈斑驳的厂房出现在视野里,周围郁郁葱葱的藤蔓和树枝配合着光影浮动,恍惚间好像能看见昔日光景。
斑驳的红黄色火车头、杂草丛生的废旧铁轨、被藤蔓爬满的红砖厂房...这个充满了工业印记的地方,如今再次爆火,是时代与记忆碰撞最好的载体。
不妨抽个时间去长征厂,来一场穿越时光之旅吧!
原标题:大渡口长征厂,即将被遗忘的重庆之光!
7月19日上午8点50分,重庆21名医护人员在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大楼外集结出征。
根据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需要,按照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要求,重庆市组派20名检验检测人员携带专业检测设备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支援开展核酸检测工作,协助该地区提升区域内新冠肺炎患者筛查能力。
据悉,此批支援队员分别来自重医附一院、重医附属儿童医院等14家市内三级甲等医院,20名检验专业技术骨干,80%具有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疫情发生以来长期奋战在新冠病毒核酸检测一线,具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同时,重庆还选派院感专家1名随行,协助做好相关感染控制工作。
此次新冠病毒核酸检测支援人员组派是疫情发生以来重庆市第2次向外省市组派出检测支援队。6月下旬,我市曾首次派出41人赴北京支援,在支援工作中,检测支援队共检测发热门诊、住院、团检和指令性样本29036人次,单日最高检测量高达4217人次,超额完成检测任务,受到国家卫生健康委和受援医院的高度赞扬。
重庆市援疆检验医疗队成员单位名单: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重庆市人民医院
重庆市中医院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
重庆大学附属三峡医院
重庆市黔江中心医院
重庆市涪陵中心医院
重庆市急救医疗中心
重庆市第五人民医院
重庆市第九人民医院
重庆市南川区人民医院
重庆市璧山区人民医院
重庆市垫江县人民医院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 钱也 摄影 钱波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